廿四節氣 - 處暑 | 香港風水師網

廿四節氣 - 處暑

風水師焦點/新聞/消息/情報: 廿四節氣 - 處暑

廿四節氣 - 處暑

處暑,太陽到達黃經一百五十度。古時「處」與「止」旁通,處暑是暑氣到此為止的意思。此時,晝間暑氣未散,依然炎熱,但早晚氣溫漸涼,降雨水驟減,日照亦會縮短。秋天金氣肅殺,草木亦開始凋零。處暑間的七十二候有「鷹及祭鳥」、「天地始肅」及「禾乃登」,於是農民也開始進行秋收。


  這個節氣中,最觸目的莫過於中元節。道家傳說陳子禱與龍王的女兒成親後,分別在正月十五日、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生下天官、地官、水官三子,掌管人間賜福、赦罪及解厄,又被尊稱為「三界爺」或「三元大帝」。

三元節中的中元節便是七月十五日,地官會降臨陽間審定人間功過,賞善罰惡,所以人們都會祭拜三公,祈求福報與功德,赦免過錯。

  中國人相信七月一日鬼門關開,至七月三十日關鬼門,這段期間廟宇與民眾都會自定日子進行普渡儀式超渡遊魂野鬼,會用上犧牲、食品、花果或焚香來祭奠亡魂餓鬼。廟宇的主持會在普渡前一夜高舉燈籠,以告知陸上孤魂明日有食款待。

  至於水鬼,則會放水燈來告知普渡。人們會用竹製成屋型的小筏,寫上「慶讚中元」,再放上蠟燭,甚至銀元,放於江河或大海任其漂流,又名「荷花燈」或「照冥」。通常都會在河邊放桌子,盛載犧牲與食品,引水鬼上岸飽食之時,由僧道誦經,為其超渡。

  普渡結束後,也有「搶孤」習俗,讓人們搶奪祭品,以嚇走因食聚集的亡魂,但由於「搶孤」曾造成人命傷亡,至清朝便遭禁止了。

  除了道教的中元節,佛教亦有盂蘭盆節。佛教僧人會在四月十五日開始「結制」待在寺內守戒誦經,九十日後,至七月十五日「解制」方可外出行走,所以七月十五日就是眾僧功德圓滿之日。百姓會藉著這天供奉僧佛,祈求百倍功德,以解救在陰間受倒懸之苦的祖先。

  佛教經典也有「目連救母」的故事,目連為佛陀的弟子,一次遊歷地獄時,見到生母墮餓鬼地獄受倒懸之苦,目連急用缽盛飯餵食,但未及入口,飯菜即化成灰燼。目連便向佛陀乞示,佛陀著他要集結眾僧,於每年七月十五日以缽載百味五果供養十方餓鬼,待功德圓滿,母親方能獲得濟渡。後來此習俗流入中原。

  七月期間,傳統上不會游水或禁水上活動,以防水鬼掹腳找替身。從保健角度,則不宜進補,因要疏導夏天鬱積的濕邪,故應注意調理脾胃。五色入五臟,黃色主脾,在此推介「黃金粥」,用小米、玉米、南瓜、大棗煮粥。玉米健脾,南瓜益氣,大棗補血,都是調理氣機的食材。喜歡喝湯水的朋友,可以試試蓮子百合瘦肉湯,材料包括蓮子、百合、淮山、陳皮、瘦肉,煲滾後轉細火熬一小時即可;可以健脾補腎,養心安神,尤適合體質虛寒的人士。


  • 2020-05-07
  • 1285

熱門風水師焦點:


  • 香港風水師網專業網上宣傳推廣及資訊平台、風水師宣傳推廣
  • 香港風水師網專業網上宣傳推廣及資訊平台、風水師宣傳推廣
  • 香港風水師網專業網上宣傳推廣及資訊平台、風水師宣傳推廣

立即聯絡我們